2025年10月22日
微信

时评 | 19岁小伙被女友卖到缅甸诈骗园区:如何帮助孩子面对骗局?

作者: 温良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5年10月21日 15:40 |
播放

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,新闻中谈到一个案例:

一个小伙子叫小黄,19岁,家是广东湛江人,在广州生活。他与女朋友小周是2024年在台球厅认识的,两人加了微信,之后聊天,然后同居,成为情侣。

小周17岁,她穿得很性感,用的包包等配饰也很时髦,都是大牌。小周告诉小黄,自己是福建人,父母是干部,在各地都有投资。

小男孩是“典型的恋爱脑。”两人恋爱后,小周不停地给小黄洗脑,说自己家族在缅甸那边有生意,希望小黄能够和她一起去缅甸工作。小黄瞒着家人和小周一同去了泰国曼谷。2025年2月份,小黄被她的女朋友用10万元的价格,卖到了缅甸的凯旋园区(电诈园区)。他被剃了头发,关进小黑屋,每天被要求参与电诈,完不成业绩则会遭受毒打,耳朵都被打得听不到声音了。

当看到这个真实的案例时,作为读者的我,实在想不明白,是怎样的遭遇会让一个17岁的女孩做出如此邪恶的事情。然而,事实却无比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。

看完这个案例之后,我想起箴言书里面记载的一个少年人,书中说:“淫妇用许多巧言诱他随从,用谄媚的嘴逼他同行。少年人立刻跟随她,好像牛往宰杀之地,又像愚昧人带锁链,去受刑罚。直等箭穿他的肝,如同雀鸟急入网罗,却不知是自丧己命。”

男孩与这个少年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都是被“爱情”引诱,都是以悲剧收场,只是这样的事情,如今依然在无数的角落中发生着。

时至今日,很多少男、少女都被网络的虚假信息所欺骗。例如:董事长爱上保洁、自己原来是富二代......类似的“荒诞”视频不断在影响着一些人。以至于有些人像案例中的小伙子一样,抱着对爱情的向往、金钱的向往,如同雀鸟一样进入到网罗之中。

当然,在如今的社会中有一类恶人,如小周一般游行在网络和社会中,寻找无知之人。

记得前几天和一个少年无意间沟通的时候,他和我说:“温良哥,我在网上遇见了一个非常懂我的人,对我非常的体贴和照顾,最近还给我买了礼物......”听着这个少年的话,我心里不由一惊,因为在这个孩子的内心中,已经觉得网上遇见的这个人要比他父母更好。而且在这个少年的计划中,还想去见他这个“网友”。

我不能说这个少年的“网友”是坏人,只是为了防止这个少年遇见坏人,而劝勉他不要随便信任网络上的陌生人。

因为在如今的网络上,的确有人以恋爱之名对一些未成年人进行欺骗和伤害。有人说“你以为对面是与你同样年龄的学生,殊不知对面有可能是抠脚大汉”,这话听着虽然粗糙,但事实却的确如此,就像开展电信诈骗的人,哪一个不是给自己包装出一个身份,然后开始了豺狼一般的行为呢?

只是,这些恶人的行径还不仅如此。

还有些人在网络上会开通一些做摄影、拍电影、做艺术类的账号,然后会在网络上添加一些学生的联系方式。他们最开始会邀约学生拍摄照片,然后会给学生相应的费用。随着学生信任的程度增加,他们就会有一些额外的邀请,比如拍摄擦边类的照片、大尺度的照片,当然给的钱也会变得更多。

一些孩子因为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,也就会配合拍摄大尺度的图片。

随着拍摄的图片、视频尺度越来越大,这些视频和图片最终也就成为拍摄者拿捏学生的工具。“如果你不想这些视频、图片被同学家长看见,那么你就要.......”于是一些单纯的孩子就被持久地伤害着。

也许最开始的时候,一些孩子只是因为好奇、感觉好玩,但不自觉地却陷入到了危险之中,以至于无法回头。

想起书上说:“愚蒙人是话都信,通达人处处谨慎。”

在如今这个充满诱惑和网罗的时代中,父母需要很清楚地教导孩子,对陌生人要设有防备,不能因为别人的金钱、物质而随便地相信他人。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,尤其是和陌生人见面,这非常容易将自己陷入到网罗中。

当我们真切地认识到,被囚禁、被拐卖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时候,我们就更要提醒孩子学习自我保护。所以,在孩子还小的时候,需要让孩子看到这个时代的险恶,也要将这些具体的案例、新闻讲解给孩子,因为让孩子看到人性的黑暗时,才能对自己有所保护。

也许,我们不能带着孩子经历这些事,但是我们借着给孩子分享这些故事和案例,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!

 


感谢您的阅读!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。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、疑问、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,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、提出改进建议,欢迎通过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与我们分享。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,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。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,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。

反馈时,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。

期待与您保持互动,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。

立场声明

CT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CT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CT”的文章权归CT所有。未经CT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(010-82233254)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jidushibao2013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